近年来,市生态环境局牢记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水环境质量“争第一、得满分”的政治任务,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水,拼搏担当、实干争先,全市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㊣两位,持续在省对市考核中得满分。马踏湖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㊣优秀案例第一名;成功举办全✅国首届“美丽河湖美丽海湾”优秀㊣案例研✅讨会;省委常委、秘书长范波对我市水生态环境工作批示“三个聚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”消防系统官网,经验材料全省㊣转发。2024年,全市水环境质㊣量全省第二,改善率全省第三。 一是廉洁从政+为民服务,坚持一清如水。严格遵守中央八㊣项规定精神,筑牢思想防线,增强廉洁自律意识,做到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并重。为群众办实事,迅速解决十余个群众身边的水质舆情问题。为企业解难事,高效办结“鲁油鲁炼”环评审批事㊣㊣项。守好饮用水安全底线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%。 二是方案引领+行动落实,坚持系统治水。以《2024年淄博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方案》为引领,组织冬春季与汛期水质提升行动,落实14家工业园区专项排查、入河排污口整治及总氮浓度改善工作,全年飞行监测542次,排查河湖228条、巡河4761公里,污水处理设施131处,系统梳理消除隐患问题542个。 三是会商研✅判+督导帮扶,坚持精准治水。落实水环境质量会商分析、通报约谈及督办帮扶制度。召开水环境分析推进会13次,印发简报12期,精准㊣分析水质情况。对水质波动河湖下达提醒函、督办单39份,并邀请国家级专家深入现场精准把脉、调研帮扶。有效传导压力、增加助力,确保河湖水㊣质稳中求进、提质增颜。 四是问巡管护+整体改善,坚持全面治水。采用㊣无人机、卫星遥感、加密监测等㊣㊣㊣手段,开展徒步地毯㊣式立体化巡查,排查整改水环境问题198个,编辑㊣水环境警示㊣短片6部,编制污染源调查报告100余份。建立发现、转办、整改、核验的水质问题全过程闭环✅管理,联合技术、执法、科技力㊣量全面改善水生态。 在六年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历中,既有承办全国首届“美丽河湖✅美丽海湾”现场会时的阳光明媚,也有降雨后河湖超标时的阴霾天空,几多感悟,几多体会,归纳起来形成印㊣象深刻的三个字。 首先是胸怀一✅个“民”字。坚持以㊣人㊣民为中心。倾情尽力办实事、惠民生,及时解决㊣群众身边的水污染问题;当好服务员,竭尽全力帮助企业纾㊣困解难。这是工作岗位的职责所在,更是员的使命所然。始终坚守廉政底线,践行为民初心、少存私念,方可行稳致㊣远。 其次要突出一个“争”字。百舸争流,奋楫者先;中流击水,勇进者胜;考核排㊣✅名污水立管是㊣竖向的吗,善卷者赢。16地市强者林立,水环境“争第一、得满分”,淄博㊣为㊣什么能?重要法宝是践行“三提三争”,关键一招是争先创优。同时要脚㊣踏实地,切忌好高骛远,实事求是制定“跳一跳、够得着”的目标,并为㊣之持续奋斗,定能㊣水到✅渠成。 最后离不开一个“帮”字。一个好汉三个帮。水生态治理是为全社会谋福利,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,形成全民治水㊣护水爱水氛围。在工作中,纵向看需要省市县✅乡联动推进,横向看需要兄弟部门搭台唱戏。以孝妇河为例,有市委、市政府高位谋划,有区县上下游、左右岸协同治理,有河长办、生态委等机构共同发力,长效管护、久久为功,才有今天孝妇河湿地㊣公园的风景如画。 一是㊣讲政治,争先创优立标杆、求突破。以水环境“争第一、得满分”为统领,用好㊣考核排㊣㊣名指挥棒,让争先创优成为政治自觉。凝聚“不拼不行、非拼不可”的共识,发挥✅榜样标杆引㊣领作用,激励先进得甜头、助力后进有奔头、消极躺平吃苦头,全力以赴比拼看,激发区县人员干事创业的动力。上下同㊣欲干工作抓落实,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,区县突破支撑全市工作完成。 二是抓中心,固强补弱提水质、增颜值。紧抓“水环境质量改善”牛鼻子,答好水质改善必答题。深化“两清㊣零一提标”“人工湿地迭代升级”“河道生态补水”等工作提升水质。着眼㊣短板弱项,谋划“十五五”目标任务,对上积极争取20亿的水污染项目资金,让河湖底色更绿,颜值更高。 三是守底线,稳中求进出精㊣品、创亮点。守好廉洁底✅线,生态红线,饮用水安全,快速响应涉水舆情与应急处理,确保中央环保督察不出典型案例。建好孝妇河入河排污口智慧化监管平台精品项目,打造沂河、太河水库等国家(省)级美丽河湖亮点名片。 下一步,我将和全市生态环境系统742名㊣职㊣㊣工㊣一道,对标对表习讲话精神,严格落实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、市两会、全市“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”动员部署会议精神,坚定扛牢“走在前、挑大梁”的使㊣✅命担当,把“三提三争”化为突破攻坚的持久动力,以“改革创新”作为✅破㊣解㊣难题的良✅药金方,干字当头、拼字为要,干在当下、拼在全年,用实干实绩推动淄博市的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、环境更✅优㊣✅美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